開始於青春正茂的年輕
你一身栽進文字的魔罩裡
要從文人遺留的足跡中
尋覓生命更大的空間
你利用業餘的所有時光
在主流的園林外 尋踪探跡
從祛祛圖存的草木花葉中
梳理出足以壯大的脈絡
剪貼成血跡斑斑的佐證
推開一條銜接外間佳景的路
在歌舞喧鬧的繁囂外
你一燈如鏡孤寂地涉獵
你無怨無悔
把半個世紀多的年華
消磨在越攀越高的紙山上
投入逆勢而起的熊熊烈火中
淬礪成一根文壇的傲骨
要為這天地辟出一方空間
你是書城圍堵下的豪強
情願一生牛馬文壇
也不屑域外金碧的景誘
當你疲憊地走出
你已不在乎割捨榮華後
積累成疾的那些陣痛
你只系念驚濤駭浪中的江山
誰來延續這民族風骨
你把大體留給醫學院
把大批史料留給文壇
當你從浩瀚的紙山書海裡走出
當你從人間的舞台退隱
你讓世人恍然驚見
施捨是最寬敞的世界
施捨是最大公無言的愛
致 李錦宗大體老師 悼文
蘇清強
2017年6月21日
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醫學院的解剖教學課程一直以來都面對教學遺體的不足,一般上獲得中央醫院分配作教學用途的大體都是一些無人認領的遺體或稱無名屍,尤其近年來私立醫學院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設立,而無名屍又大量減少之下,醫學院不得不向國外尋求教學遺體的供應,但其運作模式又與醫療道德相抵觸,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學規範。以馬來亞大學為例,曾幾何時其醫學院也曾使用無名屍作解剖及模擬手術教學用途,但因為來源十分有限,醫學院師生還在使用着已經用上了十幾二十年、大體已不完整的教學遺體學習解剖,再加上遺體沒有身份,很多時候學生會把遺體當作學習用具,提升醫學知識但無法提升醫學道德,更甭說可以讓學生學習尊重生命這堂十分重要的生命課程。
馬來亞大學與慈濟大學於2011年11月9日締結為姐妹校,為馬來亞大學引入台灣慈濟大學無語良師大體捐贈計劃鋪路。2012年3月23日,馬來西亞無語良師大體捐贈計劃正式在馬來亞大學推介,馬來西亞及馬來亞大學醫學院成為台灣以外第一個落實慈濟大學無語良師計劃的國家與醫學院。秉持著對計劃核心精神的守護與堅持,馬來亞大學無語良師計劃的人文課程內容大致上都參考慈濟大學的作業模式並以馬來西亞多元的種族、宗教及文化背景進行在地化的適當調整,以尊重多元的習俗與差異。
大體捐贈計劃推廣的第一年,馬來亞大學即有因緣在數月內獲得數個大體捐贈,並安排醫學生進行家訪及準備大體老師生平事蹟,於2012年6月30日開始進行馬來亞大學第一梯次的無語良師工作坊,專業與人文兼具的課程包括大體老師行誼簡介、大體啟用儀式、專業課程、著衣入殮封棺儀式、感恩會、送靈火化儀式及海葬等等。經過第一次工作坊的洗禮,無語良師推廣團隊即開始進行檢討規劃與執行方面的不足,讓接下來的工作坊執行得更順暢、讓大體老師家屬倍感安心、醫學生提升專業技術及人文精神、也使民眾對大體捐贈計劃更有信心等。
計劃執行了四年後,目前馬來亞大學無語良師工作坊的運作也已達致穩定的階段,推廣團隊在進行工作坊規劃的同時也一併進行評估參與無語良師計劃的醫學生在三種不同情況下的同理心指數,以進行相關的對比研究。這三種情況包括:(一)家訪前的同理心指數;(二)專業課程第一天完畢後也即是在大體老師身上劃下第一刀後的同理心指數;(三)感恩會及送靈儀式後的同理心指數。期待有關的指數在收集及分析過後,相關的研究報告在不久的將來能在權威的學術期刊進行發表。除了以上待分析的學術研究資料以外,無語良師推廣團隊也收集了所有參與此計劃的醫學生之心得報告,綜合所有報告所得的初步結論,參與的醫學生在圓滿完成工作坊後,對大體老師無私奉獻醫學教育、遺愛在人間的無我精神表示由衷的感恩,同時也敬佩大體老師家屬的大捨精神以圓滿大體老師生前的捐贈遺願,成就醫學界為栽培更多以病人為中心、尊重生命的未來醫師所作出的努力。參與過無語良師計劃的醫學生們對生命的意義會有更高層次的詮釋,對自己往後成為醫師所承擔的使命會有更深一層的註解,讓視病如親、以病為師的人文素養落實在往後的行醫生涯裡頭,將無語良師奉獻給學生們最後的生命禮物,讓愛繼續延續下去,造福人群。
對於大體捐贈者及其家屬,大體捐贈不是一個生命的驟然結束,而是另一段生命事蹟的開始。將大體老師慈悲奉獻的人文精神落實在醫療領域,以尊重生命為基石,灌溉以人為本的醫療新標準,栽培仁醫。
截至2016年4月12日,馬來亞大學無語良師計劃共進行了十五梯次的工作坊,啟用了五十位大體老師,受益的醫學生人數為五百四十位。作為馬來西亞無語良師計劃推廣團隊的一份子,我們相信由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於1995年于慈濟大學推廣的無語良師大體捐贈計劃,以化無用為大用的理念向民眾勸募,以至高的規格處理大體,並以感恩、尊重及愛的教育理念落實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醫學教育種子,已灑播在馬來西亞醫學教育領域的土地上。希望透過推廣團隊的持續耕耘與灌溉,讓這些醫學教育種子能在每個醫學生心裡萌芽,實踐仁醫的使命,讓無語良師無私奉獻的精神依然能夠透過這些未來醫師繼續傳承下去,撰寫馬來西亞人本醫療的新篇章。
謝添榮 ‧《馬來亞大學醫學系 ‧ 無語良師計劃》行政主任
2016年3月31日
馬大醫學院無語良師中心自2012從台灣引進了“無語良師計劃”以來,共舉辦了7屆無語良師工作坊。該計劃在推進醫學發展的同時,也向社會灌輸捐贈大體的正確觀念。據無語良師中心主任陳慶華教授所告知,目前已有超過500人登記捐獻大體,其中以華裔居多,印裔次之。
我為這樣的訊息微感驚訝,也為此感到驕傲。華人傳統上對“死後全屍”、“入土為安”有根深蒂固的執著,但在推進醫學進程的目標下,這些華裔大體捐贈者,征服了文化上的障礙“捐出自己”。即使明知死亡在招手,捐贈者們依然堅持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有責任好好保養身體,因為身體的價值並不僅止於還活的時候。這種珍惜活著的每一分鐘,即使到了呼吸無法延續的那一刻,也懷抱著為別人的生命祝福的期盼,不正是值得喝彩的生命價值觀嗎?
在該計劃下,有關單位期待發展的不僅是醫學,還有年輕醫者對生命的尊重,對病人的同理心,因此每個參與工作坊的醫學生都對大體老師生前的背景甚為瞭解。對他們而言,躺在解剖台上的絕不僅是一具冰冷的軀體,而是一個醫學生們都認識的“良師”。
以一個記者身份,站在解剖現場,親眼見證醫生教授和醫學生們在無語良師身上動刀,我看不明白的是醫學、人體的奧秘,但我看懂了的卻是人性的光輝。我看見無語良師為醫學的進步、為未來的病人能少受點苦的無私,我還看見醫學生們對醫學知識的渴求,對無語良師的尊重、珍惜。解剖前,他們近乎敬虔地為大體的每一寸皮膚淨身,完成解剖後醫學生們用他們那還有點生澀的手法為大體一針一線地縫合,他們在每一次與無語良師的零距離接觸中,都對用生命支持醫學教育的大體捐贈者,表達了最崇高的尊重。
大體捐贈在我國還算是個新的概念,但慶幸的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與參與,走在我們前頭的已有500多人。如果你對捐贈大體感到無法接受,那是否考慮過捐贈器官?如果你對捐贈器官也感到恐懼,那你是否考慮過定時捐血,為微弱的生命脈搏注入熱血?人,當然可以選擇擁抱自己所擁有的忽略分享,那並不是個錯;但是若能嘗試讓自己跨越了一些心理障礙,其實就可以實現“讓生命超越一輩子”的奇跡。
星洲日報/記者Apps‧作者:張德蘭‧《星洲日報》記者
2014年5月6日
海風吹來,思緒飛往遼闊的天空。在海葬的莊嚴裡,我看見大愛的故事,圓滿落幕。
懷裡緊握著用黑袋包裹著的白布,家屬的表情各異,而虔誠的心,為摯愛家人的祝福,卻不異而同。船向港口的反方向駛去,前進著,劃開一條海路,漣漪在船隻走過的地方,散開。端坐著,風向臉頰吹來。
5公里的距離;是這輩子最深刻的距離、是家屬陪伴摯愛最後一程的距離、是醞釀情緒道出最誠心話語的距離……。生離死別,這似遠似近的距離,不捨之情與思念,在這5公里的路程,表露無遺。
引擎熄掉的那刻,騷動的心,逐漸緩和。隨著家屬的慢步移動,在稍有搖晃的地板使力站立著,湊近船的小門。海水的清澈,和心的平靜相呼應。骨灰緩緩撒進深邃的海裡,灰白色的亮光點入藍色的海域,撲通撲通的響起,無語良師的悲願,無私大愛的精神,流向各方。淚水似珠般落下,最真摯的祝福,親暱的向遠在他方的親人,說出最後一聲的道別。人生的終點站,無語良師為醫學與教育界,劃下亮麗的一頁;愛的點滴,隨海的波動傳遍世間,隨風的歌頌源遠流長。
生命,在一呼一吸間。無語良師,止於停吸間,卻留下不朽的生命教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當生命限期將至,身在世上的載道器,將歸為土、歸為天地,化為永恆的追憶。遺愛人間的無語良師,將大體的無用,化為後人的老師;為醫學生、為醫師們、為有緣人,捨身奉獻,以身示教。
我的姨丈,一位等待啟用的無語良師,在癌末臨終的那一刻,走得如此安詳。悲願的背後,我看見了成為無語良師;善終 — 善別 — 善生的力量,如此的深刻、如此的動人。瞬間,我看見了臨終生命的餘輝,在活著的生命,點燃了一道溫暖的心燈,照亮生人往後的人生路;無限的大愛,填補了生命的失落、生命的缺憾,轉化了哀慟的情緒,在回憶裡植入最良善與慈悲的印記;不磨滅、不消散……。
告別的儀式,也許曾出現在某些人的生活裡、生命裡。像與每一位有緣的人事物,包括親人、朋友、陌生人相會與分離。冥冥中的安排,自然法則的因緣;有相聚的時刻,也會有說再見的時刻。相聚與分離間,也許時間長短不一,也許空間存在不一,或兩者以被期待的形式顯現,再以慣性與無常交錯間;遊移、顯露。
生命的美,來自於珍貴的相聚,也來自於圓滿的道別;在祝福與祈願的告別,為曾出現在生命中留下烙印的人事物,一個最深最摯意的告白;一聲再見,一聲永恆的祝福。海風環繞海面,徐徐吹進每一位有心人的心裡,向心中的無語良師道出最高的敬意;感恩老師的捨身,感恩老師的成就;天地萬物因您的奉獻,莊嚴起娑婆的世界,和亮出人性最純淨的光輝……。
黃詩筠
2013年12月7日
兩位大體老師的奉獻,讓我內心一陣悸動,良久不能自己。他們安靜的躺在手術床上,讓學生揮動手術刀。手術刀在身體上留下刀紋處處,可能切對,也可能切錯了。
切對或切錯,他們都默默承受,那已經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重要的是,用刀者將來成為醫生,不能出現錯誤。與其現在學生在自己身上切錯10刀,也不要他們日後在病人身上切錯1刀。
林健全(林乾)和劉秀玉,是大馬首兩位捐贈遺體者。之前,他們的身份是病人,爾後,他們成為“無語醫生”,用自己的身體,來教導這些未來的醫生。癌症奪走了他們的生命,不過,卻不能屈服他們的精神。臨終之前,他們發願把自己的身體捐給馬大醫學院,作為醫學生學習解剖的對象,並且讓部份遺體組織切除,作為醫學研究用途。
在解剖學上,以真實的人體進行解剖教學,無法被取代。即使醫學科技進步,發明各種影像技術,或是利用人工材料道具,都無法讓醫學生真正學會使用手術刀,以及觀察人體病變。缺乏這種真實的經驗,醫學生很難克服知識的障礙,以及心理的門檻。
但是,遺體的來源十分有限,尤其是在東方社會,對死亡的恐懼和忌諱,影響了人們處理身後事的態度。
將自己往生後的身體捐贈出來,作為醫學研究和模擬的對象,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這必須建立在對死亡有正確的認知,能夠坦然接受,積極面對;對於死後的安排,更要能夠自然和灑脫以對。
林健全和劉秀玉兩位大德的做法,讓他們的生命發揮更大的意義,對這個他們生活過的世界,留下重要回饋。他們也以實際行動破除了死亡和身後事的禁忌,樹立了大我和奉獻觀念。家屬接受這項安排,讓人肅然起敬;馬大醫學院對遺體的莊嚴安排,也是新的文化。
我在想,受惠的醫學生在動手術刀那一刻,他們學到的不只是解剖,而也包括一種使命。日後,他們行醫時,更瞭解醫生的責任,更尊重病人的感受。對於其他人,感動之餘,也是開啟了人們欣賞生命的另一個角度。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2012年7月6日